外受傅訓,入奉母儀。
諸姑伯叔,猶子比兒。
【譯文】
在外面要聽從師長的教誨,在家裡要遵守母親的規範。
對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長輩,要像是他們的親生子女一樣。
【釋義】
外受傅訓,入奉母儀。
這兩句是談教育的原則,要將師教與家教結合起來。在外面要接受老師的訓誨,在家中要奉持母親的規範。古代的規矩是,父親在外做事、掙錢養家,所以常年不在家,只有到了年底放長假的時候才回來。小孩子在家裡的教育,主要由母親負責,所以女人的主要職責就是相夫教子,兩項內容。
小孩子自降生至三歲以前,接觸最多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小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樣板,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母儀母教。世上先有孟母,然後才有孟子,周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才有文王、武王、周公,才有周朝八百年的天下。現代的婦女都嫌丈夫掙錢少,不管孩子的教育,自己出去做女強人了,這個世界上哪裡還會有忠臣孝子呢?
“傅訓”是師傅、師長的訓誨,屬於師道。傳統教育中的“師”分為“人師”與“經師”,人師的責任是教學生化性、立命,學做人,經師則負責知識的傳授。韓愈在《師說》裡面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教做人是第一位的,知識的傳授在其次。不會做人,知識越多危害性越大,因為“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古代的“傅”多為“人師”,要對一個學生的品行負責,所以專制時代的學生犯過,常常要追究“傅”的責任。“師”則多為傳授技藝的“經師”,一師之徒,往往有十幾個、幾十個之多。
“母儀”是母親的舉止儀表,過去大臣給皇太后送匾額,都題寫“母儀天下”,這是恭維話,但也是勸勉的話,勉勵皇太后做天下人的榜樣,所以母親在子女面前的言行舉止不可不謹慎。
教育必須是老師與家長聯合起來,有些話只能老師說,有些話又非家長講不可。家教與師教像人的兩條腿一樣缺一不可,所以《三字經》上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現代人將對子女的教育完全推給學校、推給社會,自己大撒把、坐享其成,這怎麼能行呢?
諸姑伯叔,猶子比兒。
這兩句話是前面討論過的,對孝道的第一圈拓展,將愛心擴展到自己的家人。對待姑姑、伯伯、叔叔,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同樣,對待侄兒、侄女也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猶子”猶如自己的兒子,《禮記•檀弓》上說:“兄弟之子,猶子也”,顯然就是指侄子。
人非聖賢,不可能一步就做到大公無私。怎麼辦呢?就要一點一點來。孟子說,分成三步來走:
第一步“親親”,先關心自己的家人,先從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做起。把錢財施捨給外人捨不得,幫助自己的親人總應該可以了。
第二步“仁民”,關心同類人,我們都是人,是同類,應該互相幫助。
第三步“愛物”,愛護眾生、愛護這個生態環境,所謂的“天同覆,地同載”。
孔子說過,對父母盡孝是小孝,是孝之始;能夠愛天下人、愛萬物才是大孝,是孝之終。孟子也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將自己的愛心拓展開來,就是賢人、就是菩薩。一步就做到“眾生平等”當然好,如果一下子做不到,就要一步一步來,欲速則不達。
經常看到學佛的人,煩自己家裡人,煩自己的父母,反而跑到廟裡去做功德、去供養法師,這就本末倒置了。林則徐“十無益”中的第一條就是“父母不孝,奉神無益”。父母是世間的兩尊活佛,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是助人成道的活菩薩,是大護法。放著活佛不拜、活菩薩不親近,反而向外跑,就背道而馳,大錯特錯了。
以上四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在外接受師傅的訓誨,
在家遵從母親的規範。
對待姑姑、伯伯、叔叔,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
對待侄兒、侄女,也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
1 則留言:
“現代的婦女都嫌丈夫掙錢少,不管孩子的教育,自己出去做女強人了,這個世界上哪裡還會有忠臣孝子呢?”
要不要看看你在說什麼,言辭瞧不起職業婦女的付出,何況什麼時候教育孩子是母親一個人的事,還是說人類已經進化到能孤雌生殖了,所以母親必須承擔教養子女的所有責任,而父親只需當個甩手掌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