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靜情逸,心動神疲。
守真志滿,逐物意移。
【譯文】
品性沉靜淡泊,情緒就安逸自在;內心浮躁好動,精神就疲憊困倦。
保持純潔的天性,就會感到滿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會轉移改變。
【釋義】
這四句話是整個第二部分的“眼”,是承接上文,討論一個人如果能夠堅守五常之德、奉行五倫之道之後的心理建設,也是我們學習如何做人的基本原則。
“性敬情逸”說的是,人的心性沉靜下來了,心情就會安逸、悠閒;相反,如果性不靜,情不安逸,就會“心動神疲”。心念動了,精神就困倦、疲勞了。
“守真志滿”是守住真常之性。“真”指人的本性、本質,“守真”就是守住自己純真的本性和操守。能夠守住真常之性,人的心志就會飽滿。如果跟著外物跑,心被外物所動,人的意志就被轉移、被改變了。
這幾句話的內容涉及到東方心理學,亦即“心性”學說的基本概念,如果對“心性”學說不瞭解,對這幾句話裡面講到的性情、心神、志意的內涵,就很難有深刻的理解。
傳統的東方心性學說與西方心理學是兩個不同的研究體系,西方心理學偏重於研究人的行為,根據行為研究人的心理,然後再據此規範人的行為,制定防範惡行的措施。
東方心性學說不搞尋枝摘葉這一套,直接從根上動手,單刀直入,直探人心的根源:念頭、欲望、思想,來研究人的第一動機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來的。以期從根本上切斷它。
這六個字代表了六個不同的概念、六種不同的心理層次,一層比一層深。大體上可以將其分為兩組:
“性、情、神”是第一組,“心、志、意”是第二組。
第一組是人的心理之根,所以字用豎心旁;
第二組是人的心理活動,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所以字形用底心。
六個字不同的排列組合,構成了人的各種心理現象。其中最活躍的是心,“心”可以與其他五個結合形成五種不同的心理:心性、心情、心神、心志、心意;
“神”可以結合三種:神情、神志、神意;
“情”可以結合兩種:情志、情意;“性”只有一種,性情。
“性”是天賦的、天生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人心理活動的本體。“性”的表現形式就是“情”,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本體,依託於“情”這個形式表現出來,以便與同類進行交流。
“情”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形式,醫學上叫做“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情是由性所發出的,性一動就發為情。
子思在《中庸》裡面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其節謂之和。”未發是性之未動還沒有變為情的時候,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叫做“中”(上古時代的中原音,今天的河南話裡“中”還是讀第三聲)。
一旦性情發動,性變為情了,就要“中其節”,節是節骨眼、是關鍵、是物體的連接點。“中節”就是要正中靶心,恰到好處,能中節就是和,和就不傷,己人都不傷。人非聖賢不可能沒有情感,性一動就變為情感,既有情感就要發作表現出來。發作可以,但要恰到好處,適可而止。
孩子闖了禍,教育得恰到好處,他一定乖乖地接受,不會記恨父母,這就是和。如果處理得過了火,將孩子以前的過錯、陳糠爛穀子一起翻出來,他一定不服氣,因為你沒有中節。掌握這個火候,就需要智慧與經驗。
神是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總稱。中國文化中其實沒有迷信的東西,“鬼”與“神”的概念,按照道家思想的解釋“純陽之氣謂之神,純陰之氣謂之鬼”。並非是神在天上、鬼在地府,神鬼統統都在自己身上。
“神者伸也”,是生命活動的伸展和延長;“鬼者歸也”,是生命活動的回歸和結束。可見,迷信是自己對生命現象和心理活動的迷惑,是無知、沒有智慧的表現。
心、志、意,都是人的心理活動。“心之所往謂之志”,所往是人的心要向何處去。我們經常說要立志、要有志向,說的就是人的心要有一個運動方向,這就叫作志。“心之所發謂之意”,發出來的、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就叫作意。研究字形,心上有音就是意,心之音聲不是人的心理活動又是什麼呢?
前面已經提到,心是構成人的心理活動的基本要素,最活躍,不動心就什麼心理現象也沒有。但什麼是心?這是研究心性之學的基點。必須明瞭什麼是心,才能徹底了悟人類一切心理活動的本源,也就明白了什麼是“心之所發”、什麼是“心之所往”。到底什麼是心呢?希望諸位認真去思考,我們在下一講中再詳細討論。
“守真”是保持住人的真常之性,“真”是真常,指人的本性、本源,道家有“返璞歸真”的說法。
以上四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心性沉靜淡泊,情緒就自在安逸;
內心浮躁妄動,精神就困頓萎靡。
守住真常之性,心志就能夠充滿;
一心追逐外物,意志就被改變轉移。
1 則留言:
茅塞頓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