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譯文】
周武王磻溪遇呂尚,尊他為“太公望”;伊尹輔佐時政,商湯王封他為“阿衡”。
周成王佔領了古奄國曲阜一帶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輔政哪裡能成?
【釋義】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從這裡開始舉出一系列文臣武將的事例,說明他們策功茂實的經過,都是一段段感人的事蹟,都已經成為膾炙人口的戲文故事。
第一個出場的是太公姜子牙,他的事蹟是渭水垂釣,文王訪賢的故事。磻溪是在渭水河畔(在今陝西寶雞附近)的一個溪潭,水旁有一塊大石頭(磻),姜子牙曾坐在上面釣魚。
姜尚,字子牙,是東方夷人。他的祖先曾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呂,他以地為姓,故又稱呂尚。
姜子牙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負的人。但在紂王的統治下,他懷才不遇,後來聽說西伯侯,文王姬昌思賢若渴,便來到陝西岐山腳下的渭水河邊,那時他已八十七歲了。他坐在磻石上用直鉤釣魚,不但不用魚餌,魚鉤還懸在水面上三寸。有人問他這樣能否釣到魚,他回答說願者上鉤。
周文王精通《易經》,曾著過《周易》。這一天,文王要出外狩獵,他就先卜了一卦。結果顯示:此次狩獵的獵物不是野獸,而是獨霸天下的輔臣。果然在渭水遇到姜子牙,兩人談論之後,文王大喜,說:“我的先祖曾經預言說,將來會有聖人幫助周國振興,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於是稱姜子牙為“太公望”,立為國師。
姜太公給文王制定的戰略,首先是“修德以傾商政”。這樣就有四十多國先後歸順了周。到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完成了對商的戰略性包圍。
文王死後,武王繼位,姜太公輔佐武王伐紂。武王在出師前卜了一卦,結果很不吉利,偏又趕上暴風雨,諸侯們都很恐懼。呂尚卻認為,決定大事不能靠占卜,應抓住戰機立即出兵。
結果是大獲全勝,商朝被滅。武王佔領殷都後,把紂王存放在鹿台的錢和儲藏在钜橋的糧食散發給窮苦的百姓,並且為商朝的忠臣比干的墓加土,還釋放了被紂王囚禁的箕子,從而深得民心。
呂尚作為周朝的開國功臣,受封于齊,都城在營丘(今日的山東臨淄)。呂尚到齊國後,開始改革政治制度、大力發展商業,讓百姓享受魚鹽之利,使齊國很快成為大國之一。太公呂尚活了一百多歲,但葬地始終不詳。
第二位出場的是伊尹,他輔佐成湯滅了夏桀,開創了殷商六百載的天下。伊尹的手藝是烹調,他本來就是湯王的廚子。
中國的手藝人講究拜祖師爺,廚子要拜伊尹,戲子要拜唐明皇,唐明皇是戲班子的祖師爺。如果讀一讀《呂氏春秋•本味篇》,你就知道伊尹的廚藝有多高了。這篇文章記載了伊尹與成湯兩個人,就飲食烹飪方面的對話。
伊尹是一個孤兒,出生以後就被扔在伊水旁邊,他以水為姓,所以姓伊。有辛氏的家人在河邊發現了伊尹,就把他抱回來由家裡的廚師代為收養。伊尹從小跟廚師學藝,以後隨著有辛氏嫁給了成湯,伊尹也就成了成湯的廚師。這個人極其聰明,很有謀略,很想幫著成湯幹一番大事業。但一個廚子,怎樣才能接近成湯呢?他就想了一個奇招。
成湯有一段時間發覺飯菜的味道不對,不是鹹了就是淡了,於是把廚子伊尹叫來,問問他這菜是怎麼回事。伊尹於是根據烹調的道理,縱談天下大事。成湯聽得大喜過望,知道此人絕非等閒之輩,經過幾次長談以後決定拜伊尹為宰相。
商朝宰相之位的官名叫做阿衡,如《詩經•商頌•長髮》中有詩曰:“寮維阿衡,左右商王。”因為伊尹適時地輔佐成湯建立了商朝,所以此地稱他為“佐時阿衡”。
古代飲食和醫藥是不分家的,自古就有“藥療不如食療”的說法,所以伊尹還是中醫煎湯藥的祖師爺。至今還流傳說,煮中藥的沙鍋是伊尹傳下來的。
奄宅曲阜
第三位介紹的是周公旦。周公旦,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四子,武王的親弟弟。因為他的采邑在周(陝西岐山北),所以被稱為周公。他為周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卓絕的功勳。
周朝建立以後不久,武王就病死了,成王姬育繼位。當時成王還是年幼,根本不懂治國之道,只得由他的叔叔,周公旦代成王執政,處理國家大事。
周公攝政不久,分封商地的管叔和蔡叔就到處造謠,說周公欺成王年幼,企圖篡奪王位。被封在商地的紂王的兒子武庚認為有機可乘,便與管叔、蔡叔等人互相勾結,扯旗造反。在這緊急關頭,周公決定親自率軍東征。經過三年的戰爭,平定了叛亂,武庚、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到邊遠地區。
周公東征歸來之後,制禮作樂,從事文化建設。為不失去一個賢人,周公洗一次頭髮,曾多次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出來會客;吃一頓飯,也要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去接待客人,這就是成語“握髮吐哺”的典故。
周公非常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重,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裡,對河神祈禱說:“成王還小不懂事,過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吧!”周公攝政七年後,成王長大成人,周公將政權歸還給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尚書•無逸》篇,就是周公歸政時,對成王的一番諄諄告誡,為成王執政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曾經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言,周公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祈禱辭,感動得留下眼淚,立即派人將周公迎回來。周公回周以後,仍忠心為王朝操勞。他輔佐武王、成王兩代人,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為周朝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奄宅曲阜”的意思是說,取得曲阜這樣的居住地,作為安身之地、食邑之所。奄是時間副詞,有一下子、突然之間就如何的意思。宅是動詞,居住的意思。曲阜就是今天山東省的曲阜市,古代魯國的都邑。
周開朝後,開始分封建國,周公被封在魯。由於成王幼小需要輔政,周公脫不開身,就由周公的兒子伯禽代替父親受封于魯國。伯禽臨行前,周公對他說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那就是《史記•魯周公世家》中記載的: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伯禽到任三年以後才來向父親彙報工作,周公問:“你怎麼這麼久才來報政?”伯禽說:“我要改變那裡的風俗、實施禮儀、還要服三年的喪禮,所以晚了。
姜太公同時被封在齊國,他五個月就回來彙報工作。”周公問:“你怎麼這麼快就來報政了?”太公回答:“我適應那裡的風俗、革除不必要的禮儀,精兵簡政,所以來得快。”
周公將齊魯兩國的情形一對比,歎了一口氣,說:“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微旦孰營
微是假定副詞,是如果沒有、要不是就如何的意思,例如《岳陽樓記》的最後一句話:“微斯人,吾誰與歸?”除了這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志士仁人,我還能崇敬誰呢?這裡的“微旦孰營”也是一個設問句,意思是:除了周公旦,還有誰人有資格得到這樣的封地呢?
我們要清楚,作者為什麼要在這裡設這樣一個問句,為什麼言外之意說除了周公以外,誰也不配擁有曲阜魯地,原因何在?
我們要知道,曲阜曾是神農氏的故都、黃帝的出生地、少昊氏之墟、商殷故國、周公旦的封地、孔子的故鄉,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實質上就是周代的文化,周公整理了周以前的文化,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周的文化,也為後世的儒家學說奠定了基礎。
周公是歷史上第一位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者,所以作者才說,除了周公之外,還有誰有資格擁有魯地呢?
接下來的孔子又出生在曲阜,他“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繼承了中國文化的血脈傳承,又一次整理中國文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所以孔子是第二位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者。
因為他們的故鄉都在曲阜,曲阜也就成為集中國文化大成之地。
幾代聖人的基奠和足跡都留在這裡,至今曲阜市還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前幾天看一篇報導,孔府裡原有一塊“至聖先師大聖文王孔子”之碑,文化革命期間被砸碎後散失了。曲阜市幾年前要將碑復原,當地政府號召居民有收藏原碑碎片的,就交回來,以便將碑復原。曲阜居民就將收藏的碎碑交了回來,一共收回來一百零八塊,將其拼起來以後,剛好就是原來完完整整的那塊碑。曲阜人不簡單啊!魯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祥地啊!
以上幾段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周文王在磻溪遇到呂尚,尊他為太公望;
伊尹輔佐時政,商湯封他為阿衡;
他們都是輔佐帝王成就大業的功臣。
取得曲阜之地居住,只有周公旦才有資格;
除了周公,誰配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