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王晙
【原文】
馮異①與赤眉②戰,使壯士變服與赤眉同,伏於道側。旦日,赤眉使萬人攻異前部。賊見勢弱,遂悉眾攻異。異乃縱兵大戰,日昃,賊氣衰,伏兵卒起,服色相亂,赤眉不復識別,眾遂驚潰。異追擊,大破之。
吐蕃寇臨洮,次大來穀。安北大都護王晙③率所部二千,與臨洮兵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襲敵營,去賊五裡,令曰:“前遇寇大呼,鼓角應之。”賊驚,疑伏兵在旁,自相鬥,死者萬計。
【註釋】
①馮異:漢光武帝劉秀將,從平河北,為征西大將軍收降赤眉,威行關中。
②赤眉:王莽末年,起兵於今山東一帶的農民起義軍,為區別敵我,眉毛塗成赤色,故稱赤眉軍。後為劉秀擊敗。
③王晙:唐中宗景龍間為桂州都督,大敗吐蕃,進並州都督長史。因討突厥有功,遷朔方行軍大總管。
【譯文】
漢朝時馮異征討赤眉軍的時候,命令士兵換上赤眉軍的兵服,埋伏在路邊。第二天,赤眉發動一萬人攻打馮異的先頭部隊,賊兵看馮異兵力薄弱,就全軍出擊,發動猛攻。馮異指揮士兵奮勇應戰,一直堅持到傍晚,賊兵氣勢已經弱下來,埋伏在路邊的士兵突然出擊,由於這些伏兵的服裝和赤眉兵相同,一時間赤眉兵沒有辦法辨識敵我,於是驚慌失措地逃逸。馮異下令追擊,赤眉軍大敗。
唐朝時期吐蕃入侵臨洮,抵達大來穀。安北大都護王晙率領兩千士兵,和臨洮軍隊聯合抵禦吐蕃。王晙事先挑選了七百名勇士,換上了吐蕃的軍服,趁著夜色襲擊敵營。在離敵營五裡的地方,他對士兵們說:“遇到敵兵,就大聲喊叫,同時擊鼓吹號相應。”敵兵果然認為四周有兵埋伏,非常驚慌,開始自相殘殺,死了數萬人。
張齊賢
【原文】
齊賢知代州,契丹入寇。齊賢遣使期潘美以並師來會戰。使為契丹所執,俄而美使至雲:“師出至柏井,得密詔,不許出戰,已還州矣。”齊賢曰:“敵知美之來,而不知美之退。”乃夜發兵二百人,人持一幟,負一束芻,距州西南三十裡,列熾燃芻,契丹兵遙見火光中有旗幟,意謂並師①至,駭而北走。齊賢先伏卒二千於土鐙砦,掩擊,大破之。
【註釋】
①並師:兩軍會師。
【譯文】宋朝人張齊賢任代州知州的時候,契丹發兵入侵。張齊賢派人和潘美約定,兩人聯合抵禦契丹。但是契丹人將使者給劫持去了。沒有過多久,潘美的使者來到張齊賢的營地,說:“我軍抵達柏井的時候,接獲了皇上的密詔,不許和契丹人交手,現在軍隊已經調頭回去了。”張齊賢說:“契丹人只是知道潘美的軍隊要前來會合,但並不知潘美已經撤軍。”於是乘夜命令二百名士兵,每人手中拿著一面軍旗,身上背著一束稻草,在距離代州西南三十裡的地方,將軍旗排成一列,開始焚燒稻草,契丹兵遠遠望去,只看到火光中有軍旗飛舞,以為是兩軍會師,因此非常害怕,向北逃逸了。張齊賢事先在土鐙寨安置二千名伏兵乘機殺敵,大破契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