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荀罌伍員

荀罌伍員

【原文】
魯襄時,晉、楚爭鄭。襄公九年,晉悼公帥諸侯之師圍鄭,鄭人恐,乃行成。荀偃曰:“遂圍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與之戰。不然,無成。”(邊批:亦是。)荀罌曰:“許之盟而還師以敝楚:吾三分四軍,與諸侯之銳,以逆來者,於我未病,楚不能矣。猶愈於戰,暴骨以逞,不可以爭。大勞未艾。君子勞心,伍員小人勞力,先王之製也。乃許鄭成,後三駕鄭,而楚卒道敝,不能爭,晉終得鄭。
吳闔閭既立,問於伍員曰:“初而言伐楚,餘知其可也。而恐其使餘往也,又惡人之有餘之功也。今餘將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對曰: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罷之,多方以誤之。既罷,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闔閭從之,楚於是乎始病。

〔評〕晉、吳敝楚,若出一轍。然吳能破楚,而晉不能者,終少柏舉之一戰也。宋儒乃以城濮之戰咎晉文非王者之師。噫!有此議論,所以養成南宋為不戰之天下,而竟奄奄以亡。悲夫!
按:吳璘制金,亦用此術。虜性忍耐堅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戰非累日不決。於是選據形便,出銳卒,更迭撓之,與之為無窮,使不得休暇,以沮其堅忍之氣,俟其少怠,出奇勝之。

【註釋】
圍鄭:此年二月鄭曾朝貢楚國,因此晉國攻打鄭國。
行成:求和。
三分四軍:時晉有上、中、下、新四軍,晉軍分成三部,每一部迎戰楚國,則其餘二部可休整,故可久戰不疲。
艾:休息。
駕:兵車,此處指對鄭用兵。
乖:互相違戾。
莫適任患:意見紛紜,而誰也不肯擔負責任。
亟:屢次。
柏舉之一戰:西元前506年,吳與蔡、唐攻楚,大破楚軍於柏舉,乘勝攻入郢都。

【譯文】
春秋魯襄公時期,晉楚兩國爭奪鄭國。襄公九年,晉悼公聯合其他諸侯的軍隊一起圍攻鄭國,鄭國人感到害怕,於是派遣使者前去求和。荀偃說:“應該繼續圍攻鄭國,等到楚國救鄭的時候,就可以迎戰楚軍;如果現在和鄭國議和,就不會得到實際的利益。”(邊批:也對。)荀罌卻說:“不可,應該和鄭國結盟引兵而歸,這樣楚國就會出兵討伐鄭國。先讓楚軍疲憊不堪,再將我國的軍隊分成三部分,聯合其他諸侯的軍隊輪流迎戰楚軍。那麼在我們的軍隊還沒有疲憊之前,楚軍就早已疲憊沒有能力作戰了,比現在就和楚國交戰要好得多。假如現在就和楚國交戰,必然會傷亡慘重,因此應該以不戰為上策。所謂聰明的人靠智慧取勝,愚笨的人靠蠻力克敵,這就是先王克敵制勝的道理啊。”群臣都表示贊成,於是接受鄭國的求和。後來晉國三次出兵討伐鄭國,但楚國軍隊由於長途行軍而精疲力竭,根本沒有辦法作戰。因此最後終於由晉國取得了鄭國。
吳王闔閭即位後,曾經問伍員說:“當初賢卿曾經建議討伐楚國,寡人也有討伐楚國的意思,但唯恐吳王僚派我伐楚,又不願意他佔有我的功勞。現在寡人想親自率領軍隊討伐楚國,賢卿認為怎麼樣呢?”伍員答:“楚國執政者眾多但意見不一,誰也不肯承擔責任。假如大王動員三軍,只是白白地勞民傷財,因此不如先發一軍,誘使楚國出兵迎戰。當楚國出兵後,大王就立刻退兵;楚國退兵之後,大王再次出兵。楚軍這樣往來跋涉,必定會疲於奔命,而產生放棄交戰的想法。此時大王再運用各種手段,使楚國的軍事政治更加混亂,徹底瓦解楚國人的鬥志,然後大王再動員三軍,必定能徹底摧毀楚國。”闔閭欣然採納了伍員的意見,從此楚軍就陷入疲於奔命的苦境之中。

〔評譯〕晉和吳削弱楚國的實力,用的都是一樣的手法,但是吳能在柏舉大敗楚軍,而晉卻不能在城濮消滅楚。宋儒在批評楚晉城濮之戰的時候,竟然說晉文公不是真正的王者之師,不能伐楚。唉!正是因為宋儒有這種思想,才使南宋出現不戰而和的妥協論調,終於使南宋逐漸由衰而亡,真是可悲!

按:宋將吳璘對付金兵,也是用的這種方法。金兵的特點是忍耐力強,命令嚴酷,一旦令下,必定會誓死執行任務,因此每次決戰的時候,總是要打上好幾天。吳璘於是選擇有利的地形,派出精銳兵卒,輪番進行騷擾,使金兵窮於應付,沒有辦法休息,以磨蝕他們堅忍的耐力,然後趁著金兵稍稍有些惰怠時,立即以奇兵進行襲擊,從而大獲全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