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趣詩29

趣詩29

 

隱字詩
把心裡頭想要表達的字眼,故意從詩面上隱去的,叫隱字詩。隱字詩屬於舊名稱藏字詩的一種。藏,有藏出和藏入之分,因而統稱藏字詩,過於曖昧。藏出,就是把字眼隱出於詩面之外,暗置起來,故稱之為隱字詩比較貼切;藏入,就是把字眼嵌入到詩面之上,明擺著,故稱之為嵌字詩比較適宜。嵌字詩將在下篇談。

傳說,明朝有個女子對丈夫納妾不滿,但又不好明說,便寫了一首隱字詩,宛轉地向丈夫表明心跡。詩云:
  恭喜郎君又有她,儂今洗手不當家。
  開門諸事都交付,柴米油鹽醬與茶。
開門本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是妻子只交付六件,隱去“醋”,把酸酸的妒意留給自己。這種寫法,非常巧妙,合符當事人的社會地位與家庭地位,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另外,詩中的“她”,原作“他”,為了順眼,筆者妄改之。當時並無“她”字,“她”字是五四時期劉半農創造的新字。

還有一首隱字詩,也頗有意思。說的是一對落魄文人,開了家酒店,專賣兌水酒。一天,兌水的酒罈子賣空了,男店主又從庫房裡新搬出一罈,但不知妻子是否已經兌過水,當著顧客面又不便明問,只好求助隱字詩句。眾目之下,妻子也不便公開,同樣用隱字詩句作答。顧客聽出門道,氣得要到對面酒店打酒。店主人眼看失去生意,妒火上升,便說了句貶損對面酒店摻水更厲害的話。就這麼一問一答,一憤一妒,合吟出一首難得的隱字詩:
  (男店主)君子之交淡若何?
  (女店主)北方壬癸已調和。
  (顧 客)憑錢誰買金生麗?
  (男店主)對面青山綠更多。
四句話,句句都隱藏了個“水”字。第一句,“君子之交淡若水”語出《莊子》。第二句,五行中,水位北方;《淮南子 天文》雲:“壬、癸、亥、子,水也。”第三句,“金生麗水”語出《千字文》。第四句,“青山綠水”語出《景德傳燈錄》。


 嵌字詩
在詩中的一定位置,嵌入預先準備好的字眼,這種詩稱為嵌字詩。嵌字的位置,可以在句首,也可以在句尾或句中,但要有規律。嵌入的字,彙集起來須成一句話。
嵌字詩,寫作技法簡單方便,表達心跡快捷明瞭,易於把握分寸,便於記事抒情,從古到今,深受詩人們的喜愛。

蘇東坡在杭州當太守被召回時,路過京口郡。恰逢京口郡宴會,座中有兩個官妓出牒(相當於請示文體),一個叫鄭容的請求落籍,即在官妓冊上除名;一個叫高瑩的請求從良,即與人正式結為夫妻。京口郡太守林子中,命她們呈蘇東坡判。她們本是良家女子,命運坎坷墮入風塵。蘇東坡閱過,頓生憐憫之心,索筆作《減字木蘭花》於牒後。書罷,還於二妓,落籍、從良之事,隻字未提。二女不解其妙,東坡說事已辦妥,讓呈京口太守。——原來,詞中已經嵌入“鄭容落籍,高瑩從良”八字。此等判詞,在當時傳為風流佳話。南宋陳善的《捫虱新話》載有此事,清代《白香詞譜箋》一書亦載有此事,只是《減蘭》的個別字眼有異,筆者從陳善,因其距離北宋更近。詞云:
  減字木蘭花
  鄭莊好客,
  容我樽前先墜幘。
  落筆生風,
  籍甚聲名獨我公。
  高山白早,
  瑩骨珠肌那解老?
  從此南徐,
  良夜清風月滿湖。

戲劇《望江亭》裡,女子譚記兒欲向戀人白士中吐露“願隨君去”的心跡,但羞於啟齒,便吟了一首嵌字詩:
  願把春情寄落花,隨風冉冉到天涯。
  君能識破鳳兮句,去婦當歸賣酒家。
白士中聞詩激情難抑,還以嵌字詩作答,表示“當不負卿”:
  當壚卓女豔如花,不記琴心未有涯。
  負卻今宵花底句,卿須憐我尚無家。
          
                         
析字詩
把一個單字,析成幾個字或幾個筆劃的方法,叫析字法。含有用此法作的詩,稱為析字詩。請看北宋秦觀的一首詞。
  南歌子 贈陶心兒
  玉漏迢迢盡,
  銀潢淡淡橫。
  夢回宿酒未全醒,
  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
  臂上妝猶在,
  襟間淚尚盈。
  水邊燈火漸人行,
  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
末句後七個字,用的是析字法。把“心”字分析作一個臥鉤(殘月)和三個點(星星)。既點明所贈對象的名字——心兒,又寄託作者的情感。

詩人黃庭堅有一首《兩心同》,巧借析字格娓娓道情來。其下篇是:
  小樓朱閣沉沉,
  一笑千金。
  你共人、女邊著子,
  爭知我、門裡挑心。
  最難忘,
  小院回廊,
  月影花陰。
“女邊著子”即“好”字,“門裡挑心”是“悶”字。你跟人好,怎知我悶。單相思也,獨懷苦戀之情

卜三在《中華詩詞》刊物上也發表有用析字法做的詩:
  無 題
  一去桐城風雨稠,感君見我淚雙流。
  煙雲往事飛天外,舟楫今生寄浪頭。
  酒後門籠千古月,詩前心托一江秋。
  從來天意高難問,萬載情牢作死囚。
第三聯暗含“閒愁”二字,“閒”字(繁體)析作“門、月”;“愁”字析作“秋、心”。閒愁,用今天話說,就是愛情。閒愁破碎無覓處,婉轉地透露出詩的主旨。
                       
  
疊字詩
疊字,就是重複疊用同一個字。如尋尋,如冷冷,如花花草草,如三三兩兩是也。疊字詩,要求將疊字手法貫串作品之始終。偶爾用一下疊字,如李易安之《聲聲慢》,就屬於疊字詩。

元代喬吉的一首散曲,全曲皆用疊字,讀之悅耳,別有情趣。
  《越调·天净沙·即事》
  鶯鶯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風風韻韻,
  嬌嬌嫩嫩,
  停停當當人人。

宋代王十朋,有一首五言詩《貢院垂成雙蓮呈瑞因成鄙語勉語士子》,用的也是疊字手法。
  貢院垂成雙蓮呈瑞因成鄙語勉語士子
  大廈垂垂就,佳蓮得得開;
  雙雙戴千佛,兩兩應三台。
  歡意重重合,香風比比來。
  人人宜自勉,濟濟作廷魁。

相傳,清代有士人遊鎮江,在江岸遠眺焦山時作疊字詩《臨江遠眺》:
  渺渺茫茫浪潑天,霏霏拂拂雨和煙。
  蒼蒼翠翠山遮寺,白白紅紅花滿前。
  整整齊齊沙上雁,來來往往渡頭船。
  行行坐坐看無盡,世世生生作話傳。

古人寫對聯也愛用疊字。如故宮太和殿對聯,用疊字狀盡百樂聲中三拜九叩的情景:
  樂樂樂樂樂樂樂
  朝朝朝朝朝朝朝
  又如黃文中題西湖天景亭: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再如蘇州網師園疊字聯:
  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燕燕鶯鶯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反復詩
有意讓相同字眼,在適當位置重複出現的詩,稱反復詩。
反復之字,通常對舉。清朝陳沆的一首七絕,反復十次嵌用“一”字,使詩的意境顯得格外幽絕:
  一帆一槳一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輪明月一江秋。

六朝時梁詩人鮑泉有一首詩,十八句用了三十個“新”字,當稱一趣。
  奉和湘東王春日
  新鶯始新歸,新蝶複新飛。
  新花滿新樹,新月灑新輝。
  新光新氣早,新望新盈抱。
  新水新淥浮,新禽新聽好,
  新景自新還,新葉複新攀。
  新枝雖可結,新愁詎解顏。
  新思獨氤氳,新知不可聞。
  新扇如新月,新蓋學新雲。
  新落連珠淚,新點石榴裙。

梁元帝春日詩,十八句反復使用二十三個“春”字,春色不濃也醉人。
  春 日
  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
  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
  處處春芳動,日日春情變。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
  不見懷春人,徒望春光新。
  春愁春自結,春結誰能申。
  欲道春園趣,複憶春時人。
  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獨念春花落,還是惜春時。

反復手法,也常用於對聯。例如某戲臺對聯,狀敲鑼擊鼓之聲,寓道古唱今之意:
  今古今古今今古;
  古今古今古古今。
以“今”狀鑼聲,“古”狀鼓聲,確是奇思妙想。

又如,大理慈父島雲天閣對聯,也用反復法:
  異峰斜插水中,東是水,西是水;
  傑閣遙臨天半,上是天,下是天。
            
 
聯珠詩
詩的上句末字,又作下句首字,以此往復蟬聯至篇末的,稱作聯珠詩。其中兩三句偶用聯珠格的,不視作聯珠詩。

白雪遺音》收有明朝無名氏的聯珠詩《桃花冷落》。
  桃花冷落
  桃花冷落被風飄,飄落殘花過小橋。
  橋下金魚雙戲水,水邊小鳥理新毛。
  毛衣未濕黃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嬌。
  嬌姿常伴垂楊柳,柳外雙飛紫燕高。
  高閣佳人吹玉笛,笛邊鸞線掛絲絛。
  絛絲玲瓏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兩岸風帆穩,穩坐舟中且慢搖。
  搖入西河天將晚,晚窗寂寞歎無聊。
  聊推紗窗觀冷落,落雲渺渺被水敲。
  敲門借問天臺路,路過小橋有斷橋。
  橋邊種碧桃。

元朝喬吉有一首散曲,就直接名曰“效聯珠格”。
  [越調]小桃紅
  效聯珠格
  落花飛絮隔朱簾,
  簾靜重門掩。
  掩鏡羞看臉兒嬱,
  嬱眉尖,(嬱,讀欠,形容容貌嬌美。)
  尖尖指屈將歸期念。
  念他拋閃,
  閃咱少欠,
  欠你病懨懨。

再看一首聯珠詩,無名氏的,偷意於唐詩:
  秋 思
  月華如水滿園秋,
  秋風瑟瑟入畫樓;
  樓上少婦深自悔,
  悔讓夫婿覓封侯。 


   
增損詩
增損詩,指對現成的詩作進行增擴或者減損字詞而形成的新詩。增擴或減損,應針對每一句分別進行,如把五言詩增擴為七言詩,或把七言詩減損為五言詩。

清末,二十七歲的汪精衛,曾冒死刺殺攝政王載灃不成而被捕,身陷囹圄的汪精衛確實地凜然了一陣子,並寫詩言志:
  慷慨歌燕市,
  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
可惜,汪精衛不久便投敵叛國,當了頭號漢奸。恨屋及烏,人們對他的“言志詩”也嗤之以鼻。在一次抗日宣傳演講會上,一位演講者增擴汪詩,當場宣讀,以諷刺他假革命真賣國的行經:
  當時慷慨歌燕市,
  曾羨從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
  終慚不負少年頭。

唐朝大中年間,擔任主考官的魏扶,當著應試學子面吟詩一首,想表明他能夠體味學子們苦讀的艱辛,能夠秉公擇仕,隨後又將詩貼在考場的牆上。詩云:
  梧桐葉落滿庭蔭,
  鎖閉朱門試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
  不將今日負前心。
誰知魏扶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他評卷打分十分苛刻,除了“活動”過的人外,基本上沒有錄取。學子們極其氣憤,把牆上的魏扶“表白詩”,各塗掉開頭的兩個字,改作五言絕句,對他進行揭露:
  葉落滿庭蔭,
  朱門試院深。
  昔年辛苦地,
  今日負前心。

用增減法改詩,要改出新意。否則,但添蛇足耳。宋代就有人增寫張志和的《漁父》,清代也有人減損杜牧的《清明》,但都不是成功的例子。
                

  
仿擬詩
仿擬法作詩,就是摹仿原詩的格調,略換幾字,翻出新意。

南宋詩人林升,看到南宋統治者苟安東南,依然沉醉縱逸,十分憤慨,寫了《題臨安邸》。全詩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明朝宗禎初年,杭州大旱,人民流離失所,而太守劉夢謙卻縱情酒色。詩人張岱怒不可遏,遂仿擬林升《題臨安邸》作詩一絕:
  山不山來樓不樓,西湖歌舞一時休!
  暖風吹得死人臭,還把杭州作汴州。
時隔數百年,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從南京(石頭城)逃往重慶(渝州),人民極為憤慨,有人又仿擬林升《題臨安邸》,作詩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嘉陵歌舞幾時休!
  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渝州作石頭。
蔔三亦發表有仿擬林升的詩,意在批評當時有人吃黃金宴的腐敗作風。詩曰:
  山外青山樓外樓,杯盤交錯幾時休?
  酒風熏得官人醉,吃罷黃金吃九州。

宋朝時,王安石知浙江鄞縣,剛正廉潔,人譽之為“鐵面”;繼任是一個昏庸酒徒,人譏之為“糟團”。出於對鐵面的懷念和對糟團的厭惡,有人仿擬唐朝催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應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曰:
  題縣署南牆
  去年今日此門中,鐵面糟團兩不同。
  鐵面不知何處去,糟團依舊醉春風。
“去年今日”,原詩指“去年之今日”,仿詩指“去年與今日”,就是“去年今日與今年今日”。“春”,古人亦以稱酒,如劍南春。“醉春風”一語雙關,頗富玩味。

聽說,以前長沙市的公車,運行不是很正常。有人仿擬古詩“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吟道:
  一去二三裡,拋錨四五回。
  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換序詩      
換序詩,指的是調換現成詩詞作品的句子順序,使之具有新的意義,而形成的一首新詩。換序詩的功夫,就在於別出心裁,翻出新意。

唐朝王昌齡有名篇《芙蓉樓送辛漸》。詩云: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因馮玉祥倒戈,吳佩孚從塘沽乘軍艦南逃。當時,有人把王昌齡的詩換了個序,為他“送行”,嘲諷其狼狽相:
  一片冰心在玉壺,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寒雨連江夜入吳。
原詩四句,一字未改,只互換了第一句和第四句的位置,然而,詩意大變。“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用作首句,說的是出發;針對吳佩孚的行經,調作末句,說的是 逃跑。“一片冰心在玉壺”,用在詩末,表達 情操未改,冰心依然;用在詩首,聯繫末句“夜入吳”的“逃跑”,成了諷刺與幽默。
  
據說,南宋才子莫子山,一日登山,見景致宜人,廟宇清靜,不禁脫口吟出唐人李涉七絕一首:
  終日昏昏醉夢間,
  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見竹院逢僧話,
  又得浮生半日閑。
詩吟罷,果逢僧,主持邀他一敘。然而言談間,口口聲聲向他索錢,俗不可耐,莫子山便奪筆在牆上揮寫一絕:
  又得浮生半日閑,
  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見竹院逢僧話,
  終日昏昏醉夢間。
首尾互換,詩意突變。原詩說本來心緒不好,“昏昏醉夢間”,“逢僧話”之後,心情陰轉晴,清閒起來。新的換序詩說,本來心情閒適,因“逢僧話”,心情反而“昏昏醉夢間”。
                      
  
逆挽詩
逆挽詩,在行文走筆之際,使語義絕處逢生,挽狂瀾於既倒。
先讀朱元璋的一首詩。
  金雞報曉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卻殘星與曉月。
明洪武十四年是雞年,朱元璋親駕翰林院文華堂,與學士們飲酒慶賀,並提出以《金雞報曉》為題作詩。學士們恭請皇上先作,洪武提筆,剛寫兩句,眾臣無不暗笑:粗而俗,如何像詩。誰知朱元璋筆鋒一轉,絕處逢生,續寫出驚天動地的後兩句,令眾臣驚歎不已。但看前兩句,簡直不是詩,平淡粗俗;而後兩句奇峰突起,筆力雄渾,挽狂瀾於既倒,且語帶雙關,寫出天子的魄力和威風。用的是“逆挽法”。

用逆挽法寫詩的佳話甚多。清朝李調元,在兩江主考完畢動身回京時,州內大小官員在十裡長亭設宴,為他送行。州官對李調元 有看法,想尋機羞辱他一番,這時正好有群麻雀跳叫於屋簷間,就用手說一指,請李調元以麻雀為題即席賦詩。李調元不慌不忙吟道:
  一窩兩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眾人一聽,無不掩口。李調元不予理睬,繼續吟道:
  食盡君王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後兩句一出,眾人無不羞愧。明寫麻雀,暗罵州官,一箭雙雕,妙不可言。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帶著一幫文人遊山玩水。一天傍晚,天邊飛過白鶴,皇帝詩興來潮,命賦詩吟鶴。一個叫馮誠修的脫口而出:
  遠望天空一鶴飛,朱砂為頂雪為衣。
乾隆故意打岔:“要吟黑鶴。”馮誠修不得不迅速改變語意方向:
  只為覓食歸來晚,誤入羲之洗硯池。
若以乾隆“黑鶴”論,馮誠修的前兩句是“死句”,“朱砂”——紅色,“雪”——白色,比喻失當。但一經逆挽,死句便復活——誤入洗硯池,白羽染成黑。

  
歸謬詩
歸謬法,就是故意把對方的謬誤向前推進一步,使之變成更加顯而易見的荒唐可笑的一種手法。歸謬詩,就是指用歸謬格創作的詩詞。
清朝時,有個秀才把“琵琶”寫成“枇杷”,有人用歸謬法寫詩嘲諷這事:
  琵琶不是此枇杷,
  只恨當年識字差。
  若是琵琶能結果,
  滿城簫管盡開花。

還有一個秀才寫信給友人,不但把“琵琶”錯作“枇杷”,而且還把“舴艋”錯作“蚱蜢”。友人收信後,寫了下面的聯子回敬他:
  筵上出枇杷,
  吃呼?彈乎?
  原本是無聲之樂;
  河中觀蚱蜢,
  蹦也!跳也!
  還同那不系之舟。

北宋書法家米芾,當縣令時,趕上蝗災。他發動百姓捉蟲滅害。不料,鄰縣昏官誣說米芾把蝗蟲趕到他的縣裡去。米芾不與其爭辯,題詩一首回贈:
  蝗蟲本是天災,
  不由人來安排。
  若是敝邑遣去,
  卻煩貴縣發來。
  詩中包含這般推理過程:
  如果你縣蝗蟲,是我縣趕過去的;
  那麼你縣蝗蟲,給我縣發回來吧。
  既然你縣蝗蟲,無法發送給我縣;
  那麼你縣蝗蟲,就不是我縣趕去的。
  米芾運用歸謬推理,駁得鄰縣昏官無言以對,自討沒趣。

 
飛白詩
飛白詩
將錯就錯,稱之曰飛白。使用飛白格作的詩,名之曰飛白詩。

秦時阮翁仲,身高丈三,秦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後,鑄銅像立于咸陽宮司馬門外。後因稱銅像或墓道石像為“翁仲”。
清朝,翰林院有個大臣,在表折中將“翁仲”誤作“仲翁”,這使一向嚴謹的乾隆皇帝大為不悅。一怒之下,將此人貶到山西作通判,並作飛白詩戲之。曰:
  翁仲如何說仲翁,
  只因窗下少夫功。
  從今不許歸林翰,
  貶汝山西作判通。
詩中,乾隆將錯就錯,將每句詩的末兩字都作了顛倒:翁仲——仲翁,功夫——夫功,翰林——林翰,通判——判通。

明朝,英宗皇帝出遊,有個祭酒劉某和詩奉承,詩中錯把“雕弓”吟作“弓雕”。一個太監聽後,覺得十分可笑,故意用飛白格將“雕弓、標誌、祭酒、朝廷”數詞顛倒作詩,以譏之,曰:
  雕弓難以作弓雕,
  似此詩才欠致標。
  若使是人為酒祭,
  算來端的負廷朝。

宋朝,一個解元自命不凡,一次看見書本裡有“蔡中郎”一詞,以為書本錯了,便大罵古人連“郎中”都不懂。旁人聞之,嗤之以鼻,賦詩戲之:
  改行當郎中,
  大門掛牌招。
  如何作元解,
  歸去學潛陶。
中郎,官職;郎中,醫生。自己學淺,說人筆誤,如何不可笑!難怪人家顛倒“招牌、解元、陶潛”來飛白他一下。

魯迅短篇小說《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名稱,用的也是飛白辭格。古云“上大人,孔乙已。孔子一個人而已。由於“己”、“已”形近,後來就訛傳為“上大人,孔乙己。”“已”、“己”不辯,儒豈不腐?可惜中學語文課本的注釋,竟沒看出“飛白”。這,也許也是一個幽默。 
                         
  
類比詩
詩面只出現喻體,不出現本體,謂之曰類比詩。類比詩給人機警的感覺。

唐代應進士科舉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風氣,以希求其稱揚和介紹於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當時,有個人叫張籍,官水部郎中,以擅長文字而又樂於提拔後進與韓愈齊名。士子朱慶餘平日向他行卷,已得到他的賞識,臨到考試時,心裡還是不踏實,於是又寫了一首詩,徵求張籍的意見。全詩如下:
  近試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整首詩沒有出現本體——我的文章符合主考官的口味嗎?而只出現喻體——一段閨情。作者把自己比作新娘,把張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公婆,十分貼切,讀來饒有趣味。

明朝正德年間,蘇州有個月舟和尚,涉嫌姦污行為。審案的知縣聽說他會詩,就以《》為題要他詠詩。月舟和尚提筆寫道:
  素身潔白頂圓珠,曾伴山人入太虛。
  昨夜藕花池畔過,鷺鷥冤卻我偷魚。
詩中,月舟和尚用類比為自己開脫。我早已當和尚(仙鶴)了,昨晚只是從女子臥房邊上(藕花池畔)經過,怎麼說我偷人(偷魚)了。魚和花,在古代常作女體的象徵,而且“藕”、“偶”諧音雙關。意思是說,我對“花”和“魚”,只限於愛慕,沒有偷竊。淫,“論跡不論心,論心天下無完人。”知縣看了,當然釋放了他。

今人劉輿夫有一首《西溪新柳》,喻體是新柳,本體應是勢利小人,讀來令人叫絕。北風凜冽,落魄無聊;東君回暖,張牙舞爪。正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倡狂”。歷次運動中,這種人見得多了。
  西溪新柳
  去冬落魄立山阿,為問春來作什麼。
  但見腰肢常嫋娜,又因得勢舞婆娑。
                            
               
     
  回文詩
回文詩,可以正著讀,也可以倒過來讀,回環往復都成詩。偶爾一讀,頗有玩味。

清代朱杏孫有《虞美人》詞一首,不僅可以順倒兩讀,而且斷成七言律詩,亦可順倒兩讀。詞曰:
  紅簾映月昏黃近,
  冉冉濃香引。
  綠蕪空院小欄疏,
  對影悄妝殘粉薄凝膚。
  瓏玲鳳髻圍環玉,
  索絡蟲釵撲。
  露珠風冷逼窗梧,
  雨細隔燈寒夢倚樓孤。
  倒讀依然調寄《虞美人》:
  孤樓倚夢燈隔,
  細雨梧窗逼。
  冷風珠露撲釵蟲,
  絡索玉環圍髻鳳玲瓏。
  膚凝薄粉殘妝情,
  影對疏欄小,
  院空蕪綠引香濃,
  冉冉近黃昏月映簾紅。
  斷成七言律詩:
  紅簾映月昏黃近,冉冉濃香引綠蕪。
  空院小欄疏對影,悄妝殘粉薄凝膚。
  玲瓏鳳髻圍環玉,索絡蟲釵撲露珠。
  風冷逼窗梧雨細,隔燈寒夢倚樓孤。
  倒讀亦成七律:
  孤樓倚夢寒燈隔,細雨梧窗逼冷風。
  珠露撲釵蟲索絡,玉環圍髻鳳玲瓏。
  膚凝薄粉殘妝俏,影對疏欄小院空。
  蕪綠引香濃冉冉,近黃昏月映簾紅。 
                    
 
反用詩
反用,是指從相反方向引用典故,也就是逆向思維,反彈琵琶。詩用反用法,可稱反用詩。反用詩一反成見,給人吹來一股清新的空氣。

宋代陸游的《蔔運算元 詠梅》很有名氣。陸游愛國抱負不為時用,晚年退居家鄉。他在《詠梅》詞中表現出孤芳自賞、淒涼抑鬱的調子。毛澤東的《蔔運算元詠梅》更有名氣。毛澤東用陸游原調原題,但情調與之完全相反,出現了積極開朗充滿激情的風格。該詞就是一首典型的反用詞。詞的序言明確寫道:“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現在我們來拜讀一下這兩首詞,比較一下它們所表達的精神世界:
  陸遊詞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毛澤東詞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唐朝白居易的《長恨歌》,把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寫得淒天慘地,長恨綿綿,千百年來賺得了人們一把又一把的眼淚。但是,清朝袁枚卻反彈琵琶,認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情事,不值得人們付出太多的同情,而農村廣大“貧下中農”的苦難更深更重。袁枚的《馬嵬》這樣寫道: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幽默詩
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寫詩,也是增加詩趣的一種方法。請看啟功先生的一首詞(其中“真”字應作仄聲)
  沁園春
  自 敘
  檢點平生,
  往日全非,
  百事無聊。
  計幼時孤露,
  中年坎坷,
  如今漸老,
  幻想俱拋。
  半世生涯,
  教書賣畫,
  不過閑吹乞食簫。
  誰似我,
  真有名無實,
  飯桶膿包。
  偶然弄此蹊蹺。
  像博學多聞見解超。
  笑左翻右找,
  東拼西湊,
  繁繁瑣瑣,
  絮絮叨叨。
  這樣文章,
  人人會作,
  慚愧篇篇稿費高。
  從此後,
  定收攤歇業,
  再不胡抄。
啟功先生,集學者、教授、書畫家於一身。他在“自貶”中,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表現出謙遜、務實、淡泊名利的美德。

北京臥佛寺有尊銅佛,重五十餘噸,長五米,頭西腳東臥著。清朝道光年間,陝甘總督楊玉春遊臥佛寺時寫了首詠佛詩:
  你倒睡得好,一睡萬事了。
  我若陪你睡,江山睡人保?
此詩初讀粗俗,細嚼有味,幽默使之然也。
                         
 
謎語詩  
謎語詩,制謎成詩,讓讀者在欣賞詩趣的同時,又享受謎趣。

明朝於謙的《詠石灰》,就是謎語詩的佳作。其謎底是石灰,謎面是一首言志詩。詩曰: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宋朝蘇軾的《花影》,也是謎語詩的佳作。蘇子目睹小人當道,欲說又難言,借此影射。其謎底是花影,謎面是一首諷喻詩。詩是這樣寫的: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有一首叫《燈籠》的謎語詩,與一個淒婉的故事聯在一起。故事裡的新媳婦,到河邊挑水,遇見書生問路,便熱心給以指點。誰知小姑子竟然加油添醋向母親告狀。婆婆不分青紅皂白,打罵媳婦。新媳婦受不了冤屈,上吊自殺,留下一首絕命書,為自己辯白:
  打奴奴知曉,背後有人挑。
  心中亮明鏡,為的路一條。
謎面句句雙關,令人叫絕。首句“打”,可理解作“打罵”的“打”,也可理解作“打著燈籠”的“打”;次句“挑”,可作“挑撥”講,亦可作“挑提”講;第三句,可解為“內心明白”,還可解為“燈籠裡亮著燭”;第四句,既與書生問路相關,又與燈籠用途相聯。

傳說,柳亞子曾與蘇曼殊閒遊西湖。一次,見遊人:輕點竹篙舟漾蕩,歡歌笑語滿湖面。再看竹篙:容顏已改舊時貌,除卻傷痕是淚痕。不禁觸景生情,遂作謎語詩一首:
  在娘家綠發婆娑,
  自歸郎手,
  青少黃多。
  受盡了多少折磨,
  經歷了無數風波。
  休提起,
  提起淚灑江河。
這詩和故事的版本,有好幾種,想是好事者的編排,這也無關緊要。想說的是,這詩讀起來如少婦怨,猜下去是竹篙吟,妙語雙關,趣味橫生。 
                       
 
綴名詩
以專有名詞連綴成詩的,稱之為綴名詩。藥名、花名、地名、人名、文章名、戲劇名、詞牌名等等,均可綴成詩詞。

北宋陳亞有一首《生查子》,詞中引用十種中藥名:相思子,白芷(諧音),紫蘇(諧音),苦參(異讀),檳榔,狼毒(諧音),當歸,遠志(諧音),菊花,茴香(諧音)。
  生查子 閨 情
  相思意已深,
  白紙書難足。
  字字苦參商,
  故要檳榔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
  遠至櫻桃熟。
  何事菊花時,
  猶未回鄉曲。

明朝舒芬以九個曲牌名連綴成一首詩,也頗有情趣。
  為愛宜春令出遊,風光猶勝小梁州。
  黃鶯兒唱今朝事,香柳娘牽舊日愁。
  三搗鼓催花下酒,一江風送渡頭舟。
  嗟予沉醉東風裡,笑剔銀燈上小樓。
這九個曲牌名分別是:宜春令,小梁州,黃鶯兒,香柳娘,三搗鼓,一江風,沉醉東風,剔銀燈,上小樓。

抗戰期間,廣西出現一副長聯,真實地記述了1944年的一段歷史事實。上聯連綴宜山、都安、百色、淩雲、樂業等地名,下聯連綴向華(第四戰區司令官張發奎)、夏威(桂系將領)、雲淞(桂林衛戍司令韋雲淞)、龍光(駐防欽州、防城一線的鄧龍光)、健生(白崇禧)等人名,將日寇南侵時廣西省政府一搬再搬和國民黨將領一敗再敗的狼狽相勾勒出來。長聯如下:
  桂省府數次搬遷,宜山不宜,都安不安,
  百色百變,從此淩雲直上,安居樂業;
  四戰區再度撤退,向華失向,夏威失威,
  雲淞雲散,盼望龍光反照,氣煞健生。

嵌字詩與綴名詩應當予以區別:一、前者嵌入單字,後者綴入名詞;二、前者嵌入的位置一定,後者綴入的位置隨意。 
                 

 
集句詩
集句詩,又稱集錦詩,就是從現成的詩篇中,分別選取現成的詩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詩。集句詩,要求有完整的內容和嶄新的主旨,要求符合詩詞格律,要求上下一氣,渾然天成。

南宋文天祥,少年時期集杜甫詩句於一詩,以表達投筆從戎的志向:
  讀書破萬卷,
  許身一何愚。
  赤驥頓長纓,
  健兒勝腐儒。
四句詩,分別選自《贈韋右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述古》、《草堂》。

明朝湯顯祖的《牡丹亭》中,有五十五首集句詩,例如:
  群雄竟起向前朝,
  折戟沉沙鐵未銷。
  平原好牧無人放,
  白草連天野火燒。
四句詩來自杜甫、杜牧、曹唐、王維的作品。

南宋楊冠卿有《蔔運算元 吊賈誼》,全詞八句,均選自杜甫詩。
  運算元 吊賈誼
  蒼生喘未蘇,
  賈筆論孤憤。
  文采風流人尚在,
  毫髮無遺恨。
  淒惻近長沙,
  地僻秋收盡。
  長使英雄淚滿襟,
  天意高難問,
以上分別選自《行次昭陵》、《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使君西閣老五十韻》、《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敬贈鄭諫議十韻》、《入喬口》、《春州雜詩》、《蜀相》、《暮春紅綾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攤破詩
攤破詩,是指在絕詩基礎上,攤破一句或半句,成為五句或四句半的一種新詩。攤破之處,應是詩眼,能點醒全篇。
現代作家荒蕪的《紙壁齋續集》有一首攤破詩。茲摘於下,讓我們領受一下作者冷峻中的俏皮、俏皮中的冷峻。
  分身術
  法令規章久失靈,官僚主義已成精。
  天公倘有分身術,化出千千鄧小平,
  ——一個機關分一名。
“一個機關分一名”,是畫龍點睛之筆,透露出作者對社會的熱愛,對生活的關心,道出了問題的嚴重性,提出了解決辦法,告訴人們,每個單位領導無一例外都需要真心實意地學習鄧小平。

筆者發表過數首攤破詩。只是這些攤破詩,首先使用了仿擬法。現摘錄一二于下,作為引玉之磚吧。
  襲 古
  春宵不覺曉,恰恰聞啼鳥。
  夜來麻將聲,勝負知多少?
  ——公款陪賭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著酒家人斷魂。
  留下諮詢過路費,牧童才指杏花村。
  ——幽幽銅臭漫乾坤。 
                  
  
 
偷聲詩
偷聲詩,即三句半,原名“瘸腿詩”,竊惡其名而改之。把絕句的第四句減半,即是偷聲詩。其詩眼,在那半句,須仔細吟之。這種詩,出現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豐、元佑年間。據宋代王灼《碧溪漫志》記載,多為民間藝人創作,“與雅言抗行”。

明朝正德年間,有一個詩人十分熱愛偷聲詩,幾乎到了言不離偷聲詩的地步。一年,家鄉大旱,郡守親自出馬祈雨,接連數日行跪拜禮,可是連一點兒雨滴也不曾飄落。詩人覺得郡守迂腐可笑,就作詩諷刺他:
  太守祈雨澤,
  萬民多感德。
  昨夜推窗看,
  見月。
郡守惱之,尋來問罪,可是罪從何而來呢?沒有辦法,就說:“若能吟出好詩,便放了你。”郡守自詡心慕東坡,自號西坡,便命詩人即以“西坡”為題。那人應聲吟道:
  古人號東坡,
  今人號西坡。
  這坡比那坡,
  差多。
郡守惱羞成怒,喝令打十八大板。詩人忍痛吟道:
  作詩十七字,
  責板一十八。
  若上萬言書,
  打殺。
郡守以誹謗罪,發配他去鄖陽。他舅舅聞訊趕來,兩人相對流淚。詩人的詩癮又上來了。
  發配到鄖陽,
  見舅如見娘。
  兩人齊下淚,
  三行。
原來,他舅舅是獨眼兒。
來到發配地,縣令和夫人想見識這位怪才,令他即地吟詩。他瞅了一眼步出廳堂的官夫人,張口就來:
  環佩響叮噹,
  夫人出廳堂。
  金蓮整三寸,
  橫量。


 
聯邊詩
先聯結同字邊的字而組成詩句,再以之組成整首詩詞,這樣的作品,稱之為聯邊詩。古人所說的字邊,今人謂之偏旁。聯邊詩通過字邊的同形,可以喚起讀者的聯想。例如,宋朝黃庭堅的作品:
  戲 題
  逍遙近道邊,憩息慰憊懣。
  晴暉時晦明,謔語諧讜論。
  草萊荒蒙蘢,室屋壅塵坌。
  僕僮侍逼側,涇渭清濁混。
聯邊格,還常用於對聯。明朝宰相葉向高,福建福清人。天啟元年一天,路過福州,留宿在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正春為了表示自謙,即興出了個上聯:
  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
葉向高一看,九個字都是寶蓋頭,頗覺有趣,當即對了下聯:
  客官寓宦宮,富室寬容。

據說,有兩個同窗好友,一個看透世態炎涼,出家當和尚;一個一味迷戀仕途,但科場黑暗,屢試不第。一日,窮書生枯坐窗前,百無聊賴,吟了個上聯: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字字都籠著寶蓋頭,象徵著被困在牢獄中,煉字很是精到。剛寫罷,他的和尚朋友來找。和尚見之,對出下聯,藉以相勸:
  遠避迷途,退回蓮逕返逍遙。
每個字都含“走之”,意思十分明確。秀才思前想後,覺得有理,便與和尚出遊去了。

下邊的這副《海神廟聯》,上聯滿是水,下聯全是雨。單單字形,就富有象徵意義。
  浩海汪洋波濤湧溪流注滿;
  雷霆霹靂靄雲霧霖雨雱霏。
  
雲南人民出版社的《奇聯妙對故事》中,也收有聯邊對。例如:
  送迎遠近通達道;
  進退遲速逰逍遙。
  湛江港清波滾滾;
  渤海灣濁浪滔滔。
                   
 
獨橋詩
獨橋詩,原稱獨木橋體詩,或稱福唐獨木橋體詩,它要求整首詩(詞)的韻腳用同一個字。
明朝謝榛的《》,就是有名的獨橋詩。詩曰:
  煙葦出漁燈,書聲半夜燈,
  山扉樹裡燈,風幢閃佛燈,
  竹院靜禪燈,蛾影隔籠燈,
  星懸寶塔燈,心空一慧燈,
  風雨異鄉燈,倦客望村燈,
  鬼火戰場燈,除夜兩年燈,
  雪市減春燈,茅屋祗書燈,
  書隱酒樓燈,穴鼠暗窺燈,
  殿列九華燈,星聚廣陵燈,
  棋罷暗篝燈,疏林見遠燈,
  蛩吟半壁燈,農談共瓦燈,
  屋漏夜移燈,明滅幾風燈,
  窗昏夢後燈,流螢不避燈,
  寒閨織錦燈,形影共寒燈,
  調鷹徹夜燈,海舶浪搖燈,
  夜泊聚船燈,霜風逼旅燈,
  靈焰鳳梨燈,春宮萬戶燈。
  
元朝無名氏的散曲《[雙調]折桂令》,也是獨橋體。
  [雙調] 折桂令
  歎世間多少癡人,
  多是忙人,
  少是閒人。
  酒色迷人,
  財氣昏人,
  纏定活人。
  鈸兒鼓兒終日送人,
  車兒馬兒常時迎人。
  精細的瞞人,
  本分的饒人,
  不識時人,
  枉只為人。
               
 
間韻詩
間韻詩,又稱平仄兩韻詩,一首詩間隔著押兩個韻,單句押仄韻,雙句押平韻。
唐朝章碣首創間韻詩,他自號變體詩。全詩如下:
  變體詩
  東南路盡吳江畔,
  正是窮愁暮雨天。
  鷗鷺不嫌斜兩岸,
  波濤欺得逆風船。
  偶逢島寺停帆看,
  深羨漁翁下釣眠。
  今古若論英達算,
  鴟夷高興固無邊。
另有版本,第二句作“正是窮愁薄暮天”,第三句作“鷗鷺不嫌斜雨岸”。
本詩仄、平兩韻相間,單句韻腳“畔、岸、看、算”屬“十五翰”仄韻,雙句韻腳“天、船、眠、邊”屬“一先”平韻。

間韻詩,有點兒名氣,歷代書上都有記載,但仿寫的人卻沒有,唐朝章碣首創間韻詩後,自己也不再寫了。它的名氣,我想來自作者之名,並非詩作本身。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詩韻》中,作了這樣敘述:“章碣‘變體’只存這一首,也不見別人仿作,可見並未發生影響。他的試驗是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我想是在太板太密。” 朱先生說的“太板太密”,指的是韻的問題。韻腳過於密集,詩就顯得呆板單
                                                    
                        
                                                促句詩
促句詩,三句為一疊,一疊一換韻,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通常分為二疊和三疊兩種。
宋筠的《悲秋》,就是二疊促句詩。
  悲 秋
  江南秋色摧煩暑,夜來一枕芭蕉雨,
  家在江頭白鷗浦。一生未歸鬢如織,
  傷心日暮楓葉赤,偶然得句應題壁。
詩中“暑、雨、浦”同韻,“織、赤、壁”同韻。第一句是虛寫秋來,第二句是實寫秋來,第三句是因秋思家,第四句是思家不歸,第五句是怕到秋深,第六句是作詩悲秋。層層都到,可與文忠公之《秋聲賦》並傳。

黃庭堅的《觀伯時畫馬》,便是三疊促句詩。
  觀伯時畫馬
  儀鸞供帳饕虱行,翰林濕薪爆竹聲,
  風簾官燭淚縱橫。木穿石盤未渠透,
  坐窗不遨令人瘦,貧馬百吃逢一豆。
  眼明見此玉花驄,徑思著鞭隨詩翁,
  城西野桃尋小紅。
詩人玉屑》中還有一首三疊促句詩:
  青玻璃色瑩長空,爛銀盤掛屋山東,
  晚涼徐度一襟風。天分風月相管領,
  對之技癢誰能忍,吟哦自恨詩才窘。
  掃寬露坐發興新,浮蛆琰琰拋青春,
  不妨舉酒成三人。 
                   

 
韻字詩
韻字詩,古稱疊韻詩,要求以同韻字組成句,再以同韻句組成篇。也就是說,一句詩裡的字兒,全是同一個韻部的。
唐朝皮日休就創作過這種韻字詩。例如:
  疊韻山中吟
  穿煙泉潺湲,
  觸竹犢觳觫。
  荒篁香牆匡,
  熟鹿伏屋曲。
第一句五字全在平聲“一先”韻裡,第三句五字全在平聲“七陽”韻裡,第二句第四句十字全在入聲“一屋”韻裡。
皮日休的韻字詩還有:
奉和魯望疊韻吳宮詞二首
  侵深尋嶔岑,
  勢厲衛睥睨。
  荒王將鄉亡,
  細麗蔽袂逝。
  枍栺替制曳,
  康莊傷荒涼。
  主虜部伍苦,
  嬙亡房廊香。

明朝文學家祝枝山,一日與友人聚會杭州,眾議以聯助興。一人先出上聯:
  屋北鹿獨宿
五字都是同一韻,難度很大,直至更深,大家依然在冥思苦想之中。時過子夜,忽聞雞鳴,祝枝山靈感頓發,對出下聯:
  溪西雞齊啼 
                 

柏梁詩
柏梁詩,原稱柏梁體詩,是句句押韻,一韻到底的一種七言古詩。據說,漢武帝築柏梁台,與群臣聯句賦詩,句句用韻,因而得名,稱之曰柏梁體。
下面是漢武帝築柏梁台時,與群臣的聯唱:
  漢 武 帝:日月星辰和四對,
  梁 孝 王:驂駕駟馬從粱來。
  大 司 馬:郡國士馬羽林材,
  丞 相 石 慶:總領天下誠難治。
  大 將 軍衛青:和撫四夷不易哉,
  御史大夫倪寬:刀筆之使臣執之。
  太 常 周建德:撞鐘伐鼓聲中詩,
  宗 正 劉安國:宗室廣大日益滋。
  衛 尉 路博多:周衛交戟禁不時,
  光祿勳徐自為:總領從官柏梁台。
  廷 尉 杜 周:平理請讞決嫌疑,
  太 僕 公孫賢:修飾輿馬待駕來。
  大鴻臚壺充國:郡國吏功差次之,
  少 府 王溫舒:乘輿禦物主治之。
  大司農 張成:陳粟萬石揚以箕,
  執金吾中庶豹:繳道宮下隨討治。
  左 馮 翊盛宣:三輔盜賊天下危,
  右挾風李成信:盜阻南山為民災。
  京 兆 尹:外家公主不可治,
  詹 事 陳 掌:椒房率更領其材。
  典 屬 國:蠻夷朝賀常會期,
  太 匠 :柱枅榑櫨相枝持。
  大 官 令:枇杷橘栗桃李梅,
  上 林 令:走狗逐兔張罘罳。
  郭 舍 人:齧妃女唇甘如飴,
  東 方 朔:迫窘詰屈幾窮哉。
  
唐朝杜甫《飲中八仙歌》,也是柏梁體: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蛟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鬥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同調詩
以一個詩句為單位,用同一個聲調的字組成,這樣的詩,稱為同調詩。古時稱四聲詩。同調詩一般為五言詩。按照聲調的不同,同調詩可分為五類:
  1、全平詩整首五言詩全是平聲字。
  2、平上詩單句平聲字,雙句上聲字。
  3、平去詩單句平聲字,雙句去聲字。
  4、平入詩單句平聲字,雙句入聲字。
  5、全仄詩整首五言詩全是仄聲字。
唐朝皮日休有《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便是這方面的作品。
  例如:
  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 平聲
  塘平芙蓉低,庭閑梧桐高。
  清煙埋陽烏,藍空含秋毫。
  冠傾慵移簪,杯幹將哺糟。
  翛然非隨時,夫君真吾曹。
  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 平上聲
  溝渠通疏荷,浦嶼隱淺筱。
  舟閑攢輕蘋,槳動起靜鳥。
  陰稀餘桑閑,縷盡晚繭小。
  吾徒當斯時,此道可以了。
  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 平去聲
  怡神時高吟,快意乍四顧。
  村深啼愁鵑,浪霽醒睡鷺。
  書疲行終朝,罩困臥至暮。
  籲嗟當今交,暫貴便異路。
  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 平入聲
  先生何違時,一室習寂曆。
  松聲將飄堂,嶽色欲壓席。
  彈琴奔玄雲,劚藥折白石。
  如教題君詩,若得劄玉冊。
宋朝梅堯臣的《舟中夜與家人飲》,是一首全仄詩:
  舟中夜與家人飲
  月出斷岸口,影照別舫背。
  且獨與婦飲,頗勝俗客對。
  月漸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豈必在秉燭,此景已可愛。

 哲理詩
詩面含有關於宇宙和人生原理的,稱為哲理詩。哲理詩給人以思考,給人以啟迪,讓人豁然開朗,明白事理。先來讀宋朝蘇軾的一首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橫向觀察,是道道山嶺;從側面端詳,則座座奇峰。遠眺是一番景致,近看成另一番風情;高端俯視,低處仰望,移步換景,各不相同。遊人流連山中,未超然於廬山之外而統觀之,見到的只是局部景致,而非廬山全部面貌,白馬非馬也。世間萬事,亦同此理,當局者迷,當事者迷,當時者迷。距離就是美麗,跳離三界看乃真。蘇軾此詩,講的是局部與全域的關係,而宋朝另一位詩人翁卷的《山雨》,講的是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儘管表面上好圖元不相關。
  山 雨
  一夜滿林星月白,亦無雲氣亦無霜。
  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
詩寫山雨,而前兩句卻寫星月交輝,夜空清朗的景象,與山雨似若無關。後兩句寫山雨過後,小溪水大流急。然而,溪是無雨之處的溪,而又無雨而水漲,似若令人迷惑。其實,本處無雨水漲是現象,遠處他山下雨是原因。
今人倪文廉的《冰山》,告訴人們要區別表像與本質。水凝之後,貌似山,實非山,若強攀之,一旦解凍,後果可以想見。
  冰 山
  寒水凝成後,居然一座山。
  願君明辨識,慎勿強登攀。
今人余光臨有《遊酆都鬼城》,頗具玩味。與醜惡事物久長相處,可能出現神經麻痹,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首詩就是向人們提出警示。
  遊酆都鬼城
  城牆一道隔陰陽,乍見閻王忽緊張。
  與鬼與魔頻接觸,漸消恐懼覺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