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
【原文】
武王立重泉①之戍,令曰:“民有百鼓之粟者不行。”民舉所最粟以避重泉之戍,而國穀二十倍。
〔評〕假設戍名,欲人憚役而竟收粟,倘亦權宜之術,而或謂聖王不應為術以愚民,固矣!至若《韓非子》謂,湯放桀欲自立,而恐人議其貪也,讓於務光②,又虞其受,使人謂光曰:“湯弒其君,而欲以惡名予子。”光因自投於河;文王資費仲周武王③而遊於紂之旁,令之間④紂以亂其心,此則孟氏所謂“好事者為之”。非其例也。
【註釋】
①重泉:地名。
②務光:當時的隱士。
③資費仲:送資財給費仲。費仲是商紂王之佞臣。
④間:離間。
【譯文】
周武王下令徵調百姓赴重泉戍守,同時又發布命令說:“凡百姓捐谷一百鼓(四石為一鼓)者,可以免於徵調。”百姓為求免役,紛紛捐出家中所有積穀,一時國庫的米糧暴增二十倍。
〔評譯〕武王借徵調百姓戍守遠地為名,利用百姓恐懼離鄉的心理,徵收穀粟充實國庫,假若這只是一時權宜的做法,而有人卻為此批評聖賢的君王不應用權術來欺騙百姓,確實是這樣。《韓非子》曾記載,商湯討伐桀後想自立為帝,又怕世人譏評他是因稱王的貪念才討伐桀的,於是故意推舉務光為王,但又怕務光真的接受,就派人對務光說:“湯弒殺他的君主,卻想將弒君的罪名嫁禍給你。”務光聽了,就嚇得投河自盡;另外,文王也曾用重金賄賂費仲,要他日夜在紂王身邊進讒言,迷惑紂王心智。我認為這是孟子所謂喜歡捏造假言生事的人。並不是真實的事例。
王導
【原文】
王導王丞相善於國事。初渡江,帑藏空竭,唯有練①數千端。丞相與朝賢共制練佈單衣。一時士人翕然競服,練遂踴貴②。乃令主者賣之,每端至一金。
〔評〕此事正與“惡紫”對照。謝安之鄉人有罷官者,還,詣安。安問其歸資,答曰:“唯有蒲葵扇五萬。”安乃取一中者捉之。士庶競市,價遂數倍。此即王丞相之故智。
【註釋】
①練:白絹。
②踴貴:價格跳動上漲。
【譯文】
東晉時的丞相王導善於掌理國政。初渡江時,由於國庫空虛,府庫只存有數千匹絲絹。王導於是與朝中大臣商議,每人製作一套絲絹單衣,一時之間,官員及讀書人紛紛仿效,於是絲價暴漲。王導接著下令管理府庫的官員出售絲匹,每匹售價竟高達一兩黃金。
〔評譯〕這件事情可以和齊桓公討厭紫衣相對照。另外,東晉時,宰相謝安的一個同鄉辭官回鄉,臨行前向謝安辭行。謝安問他回鄉的路費可曾籌妥,同鄉回答道:“手上沒有現金,只有五萬把蒲葵扇。”於是謝安隨手拿了其中一把扇子。沒幾天,士人百姓爭相購買蒲葵扇,於是扇價高漲。這也是仿王丞相的做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